西影厂出来的名人?于得水导演?
西影厂出来的名人?
西安电影制片厂出了好多导演,最有影响力的当属吴天明导演。他曾是西影厂厂长,编剧,导演,演员。他执导的电影《人生》当年很轰动,捧红了周礼京,吴玉芳。电影《老井》曾获笫8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奖。2014年去逝。2016年他曾经导演的电影《百鸟朝凤》获中澳国际电影奖。

曾经的西影厂长吴天明,传为陕西三原人,导演过《没有航标的河流》,他发现了张艺谋等人。
张艺谋导演过《红高梁》,《菊豆》,《秋菊打官司》,《大红灯笼高高挂》,《满城尽带黄金甲》等。
黄建新

赵大年,参演过《火红的年代》。
太多了,著名导演有黄健中、张艺谋、谢飞、黄建新、陈凯歌、田壮壮等,著名演员有许还山、孙飞虎、余男、王学圻、姜文、巩俐、张丰毅、蒋雯丽、葛优、郭达、王姬、张铁林、戴春荣、章子怡等。
于得水导演?
于得水,男,1929年生,中国电影导演。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首届本科生。1957年曾到苏联莫斯科访问并参观莫斯科电影厂。1963年进入珠江电影制片厂。曾受过国家三代领导人的接见。代表作品:电影《沙家浜》、《毕昇》、《康熙大闹五台山》,电视剧《华西村的故事》,纪录片《一代新人在成长》,著作《珠影人与珠影的路》。执导电影《毕昇》被选为全国百部爱国主义优秀影片,《康熙大闹五台山》、《徐霞客传奇》及电视剧《华西村的故事》获全国电视剧飞天奖,粤剧《沙家浜》获广东省省委宣传部嘉奖,《吕洞滨》选为亚洲电视周展播开幕片。并导演《洪秀全》、《两岸同根》共30多部作品。

于得水辽宁复县人。1951年毕业于东北鲁迅文艺学院戏剧部,1952年任鹤岗市文工团导演、戏剧队长、研究室主任。
1956~1960年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生,毕业后分配到武汉电影制片厂任实习导演。1961年调长春电影学院任导演班主任教师。1963年调珠江电影制片公司,任副导演、导演、制片部副主任、研究室主任、艺委会副主任、高级电影导演。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、广东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、广东戏剧家协会会员、广东电影评论学会会员
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名单?
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有谢晋,黄蜀琴,范岑,崔嵬,吴贻弓,汤晓丹等等
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有谢晋,江海洋,吴永刚,卢萍,等等。
最著名的导演是谢晋,他为我们中国电影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,作为一名上海人感到特别的自豪。上海是一个国际大都市,电影院比比皆是,希望涌现出更多更优秀的导演为我们拍摄更加优秀的影片。
中国电影导演的发展史和分代?
1、“第一代导演”指20年代中国电影的拓荒者,如张石川、郑正秋等。受了"五四"新文化运动的影响,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些反封建的民主思想
2、“第二代导演”指三、四十年代活跃在影坛上的一批导演,如蔡楚生、孙瑜、费穆、吴永刚等。他们是第一代导演的学生。 由他们开始,中国电影开始从单纯的娱乐中解放出来,开始比较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。在艺术上,这代导演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,同时,他们注意把"写实"和电影化结合起来,开始逐渐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。可以这样说,中国电影从这一代导演开始,才显出自己独立的价值。
3、“第三代导演”指吴、六十年代活跃于影坛的导演,如郑君里、谢晋、水华、成荫、崔嵬、凌子风、谢铁骊等。
4、“第四代导演”指在“文革”前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或各电影厂培养出来,在新时期崭露头角的一些导演,如张暖忻、吴贻弓、滕文骥、吴天明、谢飞、郑洞天、黄建中、黄蜀芹等。 第四代的创作带动了中国电影的复兴。农村渐渐成为第四代作品的中心题材
5、“第五代导演”指电影学院78班毕业的一批导演,如陈凯歌、张艺谋、吴子牛、田壮壮、何群等。 中国电影第五代由于从过去的边缘走到了如今的中心、从底层走向了上流,因而失去的不仅是观念的前卫性、艺术的创造性,而且也失去了对生命和生活的新鲜体验。
6、“第六代导演”指八十年代中期接受电影教育在九十年代初开始拍电影的一批导演。如管虎、路学长、娄烨等。
7、“第七代导演”。“新生代导演”的提法,如姜文、贾樟柯、张扬、施润玖、金琛等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电影制片厂导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